理论学习:校务公开--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
来源:本站 发布:2012-7-6 隶属:校务公开 点击:2615
|
中国教育报 程红兵 |
|
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
初衷
现行的学校管理存在四大弊端:
封闭性。学校管理缺少一种开放机制。按照现代组织学的观点,学校管理的结构应是开放的。学校组织的边际不断扩大,原来狭隘封闭的学校藩篱正在被打破。“破墙办学”不仅仅是推倒物理意义上的围墙,还要推倒办学者心理上和学校管理制度上的围墙,建立一种开放办学的有效机制。单主体。学校管理只看重校长与主要行政人员的作用,忽视或无视学生、教师、家长的主体作用,造成“目中无人”。要建立一种有效机制,将教师、学生、家长和社区成员作为学校管理的主体,纳入到学校管理的大框架之中。单向度。许多校长过度依赖“自上而下”的科层式或层级管理,它能体现校长的意志和权威,但教师们往往处于听命执行的被动状态,缺乏创造的热情、动力和思路。“自下而上”的民主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,它应体现在课堂教学中、体现在师生交往中、体现在有组织的师生活动中、体现在学校管理决策的过程中。低效能。正因为上述3个方面的原因,必然带来学校管理的低效能。
校务公开将封闭变为开放,将单主体变为多主体,将单向度变为多向度,从而提高管理效能。
校务公开尊重每一位员工的权利,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,让每一位教师员工拥有归属感和荣誉感,让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充满神圣和光荣。
在学校新文化的平台上,培植建平中学的管理文化,增强师生员工对于学校共同价值取向的认同感,培育师生员工的民主意识,增强管理层的服务意识,使学校管理能够更高效地服务于学校的育人目标。
促进学校建立一个能够自我激励、自行规划、自主建设、自律约束的自主发展机制,使学校成为自主发展的文化主体,实现学校办学效益的最大化。
做法
校务公开的重点:一是围绕学校改革决策抓公开,使校务公开和民主决策融为一体,建平中学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的教职工,有了群众的基础,才有学校的发展。二是围绕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抓公开,如工资奖金、各类保险、聘任制度、财务收支等,增强凝聚力,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。三是围绕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抓公开,使校务公开成为学校的一道防腐堤坝。
校务公开的内容:
学校的重大改革决策公开,包括学校发展规划、重大改革方案、年度工作计划、重大决策、重要决定等公开。
学校重要政务公开、招生事务公开,包括本市和外省市招生的政策依据、指标、录取分数线、录取结果、录取学生名单等。
学生管理事务公开,包括学生推优、评先、奖惩等。
收费公开,包括收费政策依据、项目、标准、范围、代收代办的收费项目等。
财务、审计事务公开,包括财务预决算,财政拨款,学杂费,招待费,各种创收支出,各种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,教学、科研经费的划拨和使用情况等。
干部人事工作公开,包括部门改革方案,干部选任,党员发展工作,教师、干部、职工的聘任、公派出国进修访问,职称评审,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的选拔等。
教职工奖惩公开,包括各级各类先进评选奖励的条件、名额、程序,确定上报的人选和评选结果,教职工年度工作考核办法和结果等。
大宗物品的采购、维修和工程建设项目公开,包括教师手提电脑、教师和学生的校服,学生和教师的旅游,基建工程项目,大宗办公用品、教学仪器、教材、图书资料的采购或维修等均采用招投标的方式。
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公开,包括教职工结构工资调整,奖金分配方案、标准、依据,购房贴息,住房公积金、养老金、医疗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障基金缴纳情况等。
领导干部的个人重要事项公开,包括处级以上干部的工资、奖金和其他收入,校领导每年的述职报告,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等。
在实行校务公开的过程中,不搞不切实际的“一刀切”、“一步到位”,不是什么都公开、公开的形式也并非千篇一律,而是坚持政治性、合法性、实践性、渐进性的原则,突出重点、实事求是、及时全面、方便群众。
校务公开的途径:
会议形式:教代会、听证会、评议会、校务会、行政例会、党员大会、教育沙龙、家长委员会、家长会、教职工大会、学代会、团代会、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、青年教师座谈会、征求群众意见座谈会、民主党派议政会、离退休教师座谈会等。
访谈形式:设立校长信箱和校长访谈,教师和校长之间可以约定时间当面进行访谈。教师可以找校长,校长也可以找教师,大家坦诚相见,推心置腹,增加彼此的情感交流。
媒介形式:通过校报、校刊,校园网络平台、电子大屏幕、校务公开公告栏、大项目的招投标制度等形式。
我们通过了《学校校务公开实施办法》,建立了教职工提案制度、投诉反馈制度等一系列操作性文件。
让学校每一成员及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工作重点。同时按照校务公开的内容和性质,事前公开与事后公开相结合,以事前公开为主;固定公开与灵活公开相结合,以固定公开为主;文字公开与口头公开相结合,以文字公开为主;还有多次公开与一次性公开相结合;常规性公开与临时性公开相结合等,以方便群众监督,增强工作透明度为原则。
思考
校务公开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。将校务公开放在学校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来进行,把校务公开作为一种学校文化行为来改善学校的管理文化,提升学校文化主体的品位,促进学校文化的上升。
校务公开与ISO9001有效结合,实现科学化与民主化的有效结合。学校建立了ISO9001现代学校质量管理体系,建立了学校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,制定了一系列工作程序,诸如《招生策划管理程序》、《学籍管理程序》、《教学管理程序》、《教学实验管理程序》、《考试管理程序》、《毕业生管理程序》等管理程序,使学校教学管理整个过程规范化、系统化,保证和不断改进对学生、家长、社会的服务,注重管理流程成为学校的工作重点,对学校教育、教学、科研、行政、人事、后勤等各项工作全面进行质量设计,并全部进行质量控制,特别强调全员参与和团队精神,做到凡事有准则,凡事有程序,凡事有监督,凡事有负责,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能紧紧围绕着教育质量目标和谐、高效地开展。
校务公开的意义:
回归阳光下:公开、公平、公正。将学校管理放回到阳光下,实现更有效的监督。
提高执行力:扩大参与度,加深透明度,提高公信度——最终是为了提高执行力。
提升民主化:尊重民主权利,校务公开就是要让教职工拥有知情权、参与权、决策权、监督权、评议权等,让教职工民主参与、民主管理、民主监督。这是学校加强民主管理的重要渠道,是实践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,有利于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的强化和学生民主意识的培养,从而更好地推动和促进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。
校务公开的成效:
校务公开的实施促进了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,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反馈,又从反馈中重新审视和完善我们的工作。加强了学校的民主管理,推进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,提高了整体伟德国际官方app下载质量。校务公开的实施促进了学校的文化建设,营造了一个和谐进取的文化氛围。 |
|